堅持報廢更新補貼與農機購置補貼相結合,先報廢后更新,新機具辦結相關牌證手續統一發放報廢和更新補貼。報廢機具由回收企業回收后,統一編號入庫,出具回收證明,回收證明編號與機具編號一致。所有報廢機具由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逐臺登記,核查品牌型號、整機和發動機編號等基本信息,拓印有關號碼,并拍攝、留存整機、發動機照片等影像資料;制作《報廢機具確認表》并由申請人、回收企業和監理機構人員三方簽字認可,確保回收機具一一對應,補貼金額準確無誤,杜絕弄虛作假情形。二是嚴格執行監督拆解。
一方面,明確拆解要求,拆解前由回收企業制定拆解方案,明確場地、時間、負責人員及拆解方式。2017年,專門下發了《關于對報廢更新舊機實行破壞性處理的意見函》,要求對報廢機具銹蝕嚴重,拆解零部件難度較大的,采取氣體切割的方式整機切割,無法整體切割的發動機、變速箱等部分實行破壞性處理。
另一方面,明確監督要求,農機安全監理機構根據拆解方案進行現場監督拆解。機具拆解前、后及拆解過程留存影像資料,重點部位、部件拆解單獨拍攝照片備查。三是統一實行檔案管理。所有報廢機具按規定辦理注銷登記,收回牌證;新機具及時辦理入戶手續,單獨建立完善的報廢機具檔案資料。申請人身份證明、《農業機械報廢證明》、《報廢機具現場確認表》、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申請確認表》、報廢機具牌證手續、發動機和機架號碼拓印、報廢機具拆解照片、更新機具信息等入檔保存、備查。四是強化企業資質管理。每年根據報廢回收工作開展情況,對報廢回收企業做出進一步的核查和評估。
審查企業人員、場地等基礎條件,核實拆解件的處理情況。落實企業安全管理責任,主要是拆解過程中涉及的切割、破壞處理是否存在安全隱患。對不符合資質條件的回收企業進行整改甚至取消資質。今年,1個報廢回收企業因未按時換證,被責令停止開展報廢回收業務。